2021年4月23日,由汽配圈、法蘭通聯展覽(北京)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“2021(第二屆)中國汽配經銷商發展論壇暨中國汽配經銷商百強評選啟動儀式”在昆泰酒店大宴會廳隆重舉辦。
本次會議在圓桌對話環節中,行業大咖針對話題【后市場經銷商如何突破行業壁壘,打破固定模式,實現產業協同?】展開激烈討論,以下為內容實錄:
張杰:首先請各位行業大咖做個自我介紹。
化曉東:我是邦邦汽服化曉東,邦邦是人保旗下的供應鏈平臺,主要是基于保險事故車理賠,過往集中在保險事故車新件的直供上。直供之外,還有其他服務,還有舊件的維修,低碳維修,還有邦邦拍。核心是圍繞保險的理賠痛點和需求做深度服務。其他不介紹了,希望未來有更多合作機會,大家一起合作共贏。
王澤權:我是金奔粵汽配連鎖的王澤權,我們前身做奧迪汽配件經銷商,2003年接觸國際大品牌的零件,奧迪的全配件向品牌件拓展,代理有名的品牌,2013年隨著品牌批發競爭加大,逐步在全國十個省會城市開了十家連鎖店,公司從一個傳統的批發商向區域的服務商轉變,服務這些區域的市場。我的介紹就是這些,謝謝。
孫耀瑋:我是華利汽配連鎖孫耀瑋,華利汽配這個品牌在后市場發展29年,在行業里也是一個老品牌。華利汽配從產品上來說主要經營三塊,整個易損件全系列,獨立的全車件業務,品牌國際國內一線各大品牌以及自主品牌做的組合。從業務模式來講,既有區域內京津冀的直營門店,也有河北省縣級市場和華北的加盟門店,是直營和加盟兩種模式的協同。第二塊是長城全車件的,還有一個是產品的下沉業務和全國貿易業務。未來是做好華北、京津冀業務布局,以及下一步北方市場和全國的規劃。謝謝。
陳壽雄:我們公司是一家國內有十幾個省份奧迪零部件服務商,我們經營了很多年零部件,我們股東在每一個省份里面直接面對修理廠做全車件服務的服務商。我們整個聯盟的集采構成主要OEG品牌還有自主品牌定位。
張則敘:我是昂美數據的張則敘,做乘用車和商用車的數據。在這個行業里面基礎數據起到很好的作用,目前乘用車有65000個用戶,商用車12000個用戶。也是過來和大家做一個溝通,謝謝。
張杰:我是行業自媒體“后市場張杰”的主理人張杰,主業是壁虎汽車,賦能給修理廠,置換修理廠易損件的采購,是大概這樣的產業互聯網項目。這一個問題請每一個嘉賓回答一下,做易損件開始做全車件,做易損件的開始做全車件,有一個融合趨勢。第一個小問題,先回答你認不認可這種跨界,從全車件到易損,從易損件到全車。第二個問題,如果做的話,你更認可哪個方向。華利孫耀瑋總以做易損件為主,全車件做一個車型,這也是一種打法,哪一個更適合現在的市場環境。
張則敘:我認可,現在國內的維修體系和配件體系做轉型。未來的情況下沒有什么全車件和損耗件一說,未來是一類易損二類易損、事故件,國內的維修還不支持,最大的問題是供應鏈問題。隨著這種電商的崛起,無論有多少人失敗,肯定有人成功,這兩條線,一類易損二類易損和事故件,未來肯定會有交叉。
陳壽雄:我也比較贊同,可能是一個趨勢,目前還存在相對的橋梁,不管是平臺還是電商,幾乎都是撮合交易,不太可能直營。前面陳總提到產品質量性問題,一類易損二類易損是一類不需要判斷產品質量,二類需要判斷這個東西。我覺得從全車件也好,易損件也好,相互探討融合的點是什么,或者說合作方式是什么。謝謝。
孫耀瑋:華利汽配的特征比較全,有易損件也有全車件,在我看來,這兩項,一個是橫向,我們所謂的橫向發展,一個是全車件,以車身為縱向發展的縱向件。橫向和縱向是兩個方向,找準每個企業的優勢,自己的優勢在哪里。我們既有橫向又有縱向發展,這兩項有融合,這兩項我們橫向主要以電噴和易損聯合機制。在縱向,在全車系上,既發揮易損的優勢,比如長城在易損上的,在全國縱向車型件上易損的優勢華利汽配是獨一戊二的。縱向我們發展的是聯盟聯合,陳總也提到省級中心倉縮短距離。聯合過程中,更多是聯合基于產品,基于供應鏈下沉,通過這些聯合的各個優勢的會員在一起,各自的目標是業務下沉,再把服務一塊融合。橫向和縱向的交際點上,發現很多全車件想要看到未來的連鎖模式,發展過程中基于現在的資金也好,當地的資源也好開一個橫向和易損的,比如華利汽配的連鎖店進行終端市場的滿足,是這樣的,謝謝大家。
王澤權:我們本身是全車件出身,在北京可以做面向全國的批發,隨著車型逐漸增多,每個地區的全車件對于庫存來說是很大的壓力,我們基于這種考慮,把我們的門店往前推,以服務當地區域的配件商為主,本身做的是易損件,很少推到正常的修理廠里面去,服務對象是全車件的經銷商,做好最后一公里的服務,做好融合。總的來講是比較難融合,大部分經銷商不管是聯盟也好,單體也好,上游面對的廠家、渠道不太一樣,中間的全車件、事故件、易損件組織有區別,修理廠終端也不一樣,有的終端沒有維修能力,這個比較難。但是也不排除有一些大家可以嘗試,易損件,往通用型易損件上,邦邦也做易損件嘗試,保險公司有一些服務包等等這些,基于那個需求嘗試易損件,不管是平臺、經銷商、聯盟,還是看自己的資源,我覺得做透做深更好一些。
張杰:前四位基本認可融合分享,化總對融合商有點看衰。整體市場上走向融合或者是這樣的一個過程,融合不是增加一個SKU,或者增加幾個品類這么簡單的事情,它意味著整個倉儲物流管理、人才,可能各方面都要進行很大的變化。至于我們能不能完成,在融合過程中能不能完成這個過程,其實是非常大的挑戰。這里增加管理維度,增加整個產品的維度,這件事情不是人管人能做到的,假設可以成功一定需要數字化和機器替代人的工作,把重復工作和復雜工作簡化。從數字化角度來說,把五位嘉賓分兩個陣營,一邊是邦邦汽服這邊,還有昂美數據的張總,雖然一方面張總深扎數據這個品類,我不希望您談數據這一個事情,邦邦汽服有很多運營資源,聚焦在數字化賦能,經銷商和廠家這一個角度來看,您認為從目前自身企業和您觀察的行業來看,用什么樣的數字化手段能有效解決剛才的第一個問題,聽認為哪一個角度是得到驗證,或者是幫到產業的。
化曉東:說起數字化,全車件、事故件核心是配件數據,依然在精準匹配上下工夫,昂美數據依然不停地在做。應用端很多,他們講QQ,快速代替原有汽配商,微信群的交流,這種交流溝通工具也很好。其他的差不多,大家在數據發力,在交易效率上發力。我們往往角度有保險和汽配市場看這個,有一個角度不太一樣,原先保險理賠是保險公司和汽修廠博弈的結果,理賠定損決定權在于保險公司,結合供應商ERP打通,一個事故車撞了,ERP打通,把不同品質的組合推送到修理廠面前,可能偏原廠件,有可能偏品牌件,選擇之后根據后臺的算法出來這個,按你的方案理賠完,毛利少了。選擇權交給修理廠,背后的支撐是數據,包括匹配不同的保險公司,不同的定價政策。
張則敘:十幾年前做主機廠的時候,國內的后市場交易效率太低,什么方法提高行業的交易效率,這個行業我們定義為三種人,第一種人是做物流和數據,做底層設施的。第二種人是做工具的,提升交易效率的工具,第三層是做交易的,類似于邦邦汽服、三頭六臂。我們曾經六年前做交易的時候思考什么能提高行業的效率,我說一句不太敢說的話,我沒有看到過這個行業和跨行業快消品上有先進的商業模式,我認為商業模式是雷同的,之所以很多前輩沒有做到最后,也不認為有什么問題。只有技術驅動變革,我們認為商業模式在這個行業里面跨行業有很多,我們和快消品最大區別是SKU多,行業數字化就兩點,一點是采購交易上線,第二點是交易庫存上線。做的工具和交易,估值高的就是這兩個事情。無論做ERP,還是庫存,就是庫存上線,必須打開更多的庫存滿足需求。線下的交易,沒有系統打通的時候是低效的。一類易損做成功的企業說三天教你做配件。讓小白進來馬上賣配件,全車件連鎖才能成功。數字化能不能提升效率,我認為只有數字化才能提高效率。
張杰:剩下的三位嘉賓,各位有些規模已經投入做數字化了,對比剛才兩位,投入占比還是比較少的,把三位放在一起,有了這兩位剛才的觀念,我想問三位一個共同的問題,第一,你認可前面兩位嘉賓提的手段嗎,認可他們的觀點嗎?您認為從您自己被數字化的角度,您認為哪些從自己企業出身是自己做的,哪些借用第三方數字化平臺的?
王澤權:我本就是做供應鏈公司,對數據不太懂,只會依據目前來說做的比較好的平臺。包括七八年前在天貓、京東上做產品,針對終端個人車主業務,針對修理廠這一端我們做的比較不成功,產品基本上在批發層面上,很難滿足修理廠需求。索福樂系統,基本上是B2B形式,主要針對三四線汽配商,我覺得能發揮我們的優勢。兩位講到的數據東西,暫時還用不到。
孫耀瑋:我們作為傳統供應鏈服務商來講我們很忍痛,我們認為這個也是目前在做的和未來要走向的,雖然做配件貿易但是一定要有這方面的思維。第二,對于數字化這一塊發展過程中,工具非常重要。張老師提到我們是自己做還是怎么做,對于華利汽配來講,我們把各自優勢發揮出來,我們有這么多朋友,這么多優勢企業,做數據公司發展這么快,還有互聯網公司數據,包括廠家。華利汽配是把供應鏈優勢發揮出來,包括張總有合作,包括各個大的廠家,他們對整體數據也非常有優勢,融合在一起發揮效益。包括我們現在做的SaaS系統,基于ERP到現在的SaaS更智能化的工具,發揮出更智能化的功能,這是我們做的配件商的意識要有。華利汽配1996年用電腦,那個時候是單機版的,到2008年用大型網絡版ERP,再到前年升級到SaaS智能化,從傳統走向數字化未來的一個方向。這幾年的發展過程中得以快速發展,整個供應鏈從內部提效,從效率、準確度,從更加智能化上都得以很快速提升。再從客戶端服務端來講,從線上小程序營銷、商城營銷,包括云金融,不光帶來資金支持,也提到回款,從業務、門店財務上,得以很高的提升。謝謝大家。
陳壽雄:數據化、數字化,特別是對于聯盟來講有意義,具有比較重大的推動作用。特別是數字化對于我們一個聯盟,跟成員之間怎么走向規模化,包括做的交易高效化,這幾個維度有很大的意義。從車型縱向體系來講,國內有很多共享數據平臺,或者是價格體系共享。可能短期內也會帶來行業的悲觀,價格是不是更透明,生意是不是越來越難做,這個是不會避免的。經營數據化或者數字化,這種安全性是固定的范圍。服務端效率性是必不可缺的。
張杰:從產業來講,我具備兩個身份,我也是創業者,下水者,有很多問題聊不完。我們可以私下交流。也會在我的公眾號上把能對外說的表達出來。我今天在主論壇上貼了一張照片,大家都看,幾周前某地區的汽配城,經銷商要跳樓的照片,汽配這個行業里面是一個非常讓人心跳的行業,一會兒進入低谷,一會兒進入高峰,這個論壇讓我看到進入了高峰。從資源端還是從數字化,還是從傳統的經銷商角度,找到了獨特的優勢,不停進化,推進自己的企業,這也是讓我們看到這個行業是非常讓人有信心的地方。